在美麗新寧夏的壯美圖景中,遠望當有一山一河之明秀,近觀亦有一枝一葉之繁茂。
民生點滴,枝葉關情。過去五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把75%以上的財力用于民生,人民生活質量持續提升。就業、收入、教育、醫療……黨代會報告中一組組數據,傳遞出民生溫度,凝聚著發展氣象。
未來五年,自治區黨委謀篇布局繼續錨定民生坐標,加快“三區建設”、緊盯“四新任務”、實施“五大戰略”,黨代會報告中處處飽含為民情懷,充分體現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生”二字,牽系百姓愿景,凝聚代表心意。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代表們紛紛為更有力度、有準度、有高度的民生舉措點贊、獻策。
有力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社會事業改革關乎民生、連接民心。報告將居民收入擺在“六大提升行動”之首,提出“兩個同步”“兩個高于”的任務要求。
李曉波代表說,人社部門將堅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加大力度落實人社助企紓困穩崗政策,全力以赴保市場主體穩崗拓崗,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加強就業幫扶援助,大規模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持續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提高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統籌層次,開展個人養老金試點,加大社保擴面征繳,穩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構建更加全面更多層次的社保體系。按照黨代會部署要求,實施居民收入提升行動,打好就業收入擴增戰,綜合施策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蔣文齡代表說,民政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將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聚焦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研究在共同富裕的長期歷史進程中民政工作的目標、任務、措施、機制、布局,深入研究如何在基層群眾自治的生動實踐中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提高工作層次,創新基層治理,為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兜底性、基礎性保證,為黨的執政筑牢根基、為國家治理奠定基石、為和諧社會注入活力。
有準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民心所聚,事在點滴。發展更加均衡更為優質的教育,提供更加完善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未來五年,教育、醫療等民生關切將進一步得到精準回應。
顧潔代表說,報告提到要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全面推進健康寧夏建設。銀川市婦幼保健院將持續提升醫療質量和水平,實施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醫療、保健、防疫融合的全面質量管理。努力建設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創新型人才隊伍。重點培養一批診治水平高,科普、科研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注重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注重提供溫馨、便捷的人文關懷和有溫度、有情感的醫療保健服務,切實增強廣大孕產婦和兒童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黃永萍代表說,我們將繼續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抓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搭臺子、盯苗子、引路子,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業務精的教師隊伍。落實“雙減”政策,助推基礎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李玉蘭代表說,我將帶頭宣傳宣講好黨代會精神,以實干擔當、銳意進取的精神和斗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有情懷的教育工作者,以更優質的教育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同時建議加大鄉村小學教師的引進培養力度,解決鄉村專業化教師緊缺的問題。
有高度,打造人民生活福地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倪艷紅代表說,社區是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我們將圍繞黨代會對社區治理的新要求、新目標,厘清發展思路,創新工作舉措。一以貫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持續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更好發揮社區黨員隊伍先鋒模范作用,為社區治理注入更多活力細胞。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充分發揮聯合黨委、共建單位、駐地單位作用,聚焦“老、小、殘”重點弱勢群體的服務保障,不斷推動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弱有所扶,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物質富足是民生,精神充盈也是民生。馬有明代表說,作為一名農村基層代表,我將及時認真、原汁原味地把黨代會精神傳達給鄉親們。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帶領全村黨員群眾育產業、美環境、強治理、興文化,讓全村群眾的生活更紅火、更牛氣、更甜蜜。
道雖邇,不行不至。路徑已清晰,奮進正當時。代表們表示,將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壯美圖景描繪在寧夏的廣闊大地上、書寫在人民的幸福生活中。(記者 和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