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方性綜合大學,寧夏大學在服務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這既是自治區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強大助力?!睂幭拇髮W黨委副書記、校長彭志科說。
2021年8月,彭志科到任寧夏大學校長。他以做科研的方法來管理校務,把調查研究當成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通過廣泛調研、走訪區內多家工業園區和企業,積累了大量真實情況:如關鍵核心技術還不能自主,基礎研究、原創性研究還比較薄弱,頂尖人才和高水平團隊缺乏,需要不斷提升和改進……
“科研的生命力在于堅持‘四個面向’,作為高校,培養人才也是如此,要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把過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轉變為國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迸碇究普f。到寧夏至今,彭志科每個月至少到訪一次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從了解情況到促成合作,再到現在“緊緊圍繞國家和自治區需求及政策要求而及時調整、跟進產學研方向”。
今年2月,寧夏大學正式與寧東基地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現代煤化工、精細化工、清潔能源、新型材料、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緊密結合寧東基地產業特色和發展需求,依托寧夏大學科技研發和人才優勢,在創新平臺建設、關鍵技術攻堅、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人才培養與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構建政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推進地校合作互惠共贏,助推寧東基地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通過近半年的合作,目前,寧夏大學科研團隊圍繞推動產業鏈高端化的問題,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力推進污染防治、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等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
寧夏大學有近1000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怎樣最大程度發揮好他們對國家重大需求、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這個問題,我們也在思考,最終在實踐中解決?!迸碇究聘嬖V記者,他帶領團隊在大量基礎調研中摸清了寧夏裝備制造業在高端化升級、綠色化發展、智能化轉型和數字化賦能等方面的諸多需求,在此基礎上,在寧夏大學建立了裝備智能運維與大數據分析、智能裝備(高端控制閥)CAE與可靠性分析等科技創新團隊,以及寧夏智能制造人才小高地等,吸收廣大青年博士加入,并牽頭聯合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學,組織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等,積極開展有組織的科研。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寧夏未來發展方向目標、戰略任務、實踐要求,寧夏大學又將以怎樣的姿態拼搏奮進?
彭志科表示,寧夏大學的建設者們將團結一心,“啃硬骨頭”、做“實干家”、當“促進派”,緊緊圍繞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安排部署,圍繞先行區、樣板區、示范區建設,持續深化改革攻堅,突出辦學特色優勢,努力使學科專業與自治區產業需求精準對接,人才引育與產業發展精準對接,科技創新與戰略需要精準對接、最終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與美麗新寧夏建設精準對接、特別是深入實施人才引育強基行動,通過多措并舉“育人才”,海納百川“引人才”,優化環境“用人才”,努力創建自治區人才發展機制改革示范校、人才創新平臺建設示范校,使寧夏大學成為自治區重要人才培養基地、重要人才匯聚洼地、重要人才創新高地,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記者 王 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