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大勢,科學把握我們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謀劃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才能把握機遇、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五個新的戰略”是推進各項工作的立足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拔鍌€新的戰略”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就新的戰略機遇而言,當前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與此同時,中國正前所未有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就新的戰略任務而言,就是解決人民生活“好不好”、國家民族“強不強”、中國共產黨自身“硬不硬”等根本性問題,在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就新的戰略要求而言,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價值取向、使命擔當、格局境界的集中體現。就新的戰略環境而言,就是解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三大時代課題。新的戰略機遇稍縱即逝,必須牢牢把握;新的戰略任務艱巨繁重,必須勇于擔當;新的戰略階段明確方位,必須科學,謀劃;新的戰略任務著眼大局,必須奮力踐行;新的戰略環境錯綜復雜,必須深刻認知。
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就全球而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國際局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今年以來,烏克蘭危機導致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各地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西方國家對我國制裁施壓,圖謀阻止現代化發展進程。隨著世界大變局的加速深刻演變,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我們面對的壓力增大,外部環境更趨嚴峻,維護我國核心利益和發展利益面臨更加復雜的挑戰。與此同時,我國發展也面臨種種不容忽視的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任務艱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風險挑戰,必須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
實踐告訴我們,在風險挑戰面前,唯有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取得勝利。在實際工作中善于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心無旁騖地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增強憂患意識,這是現實前提。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既處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又處在風險挑戰的高發期。越是取得成就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越是要有風險挑戰的防范,始終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從容應對,準確分析和把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準確分析和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長期沒有解決的深層次矛盾以及出現的新問題,始終堅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從偉大勝利中激發奮進力量,抓住戰略重點,實現關鍵突破,贏得戰略主動,防范系統性風險,維護好發展全局。
堅持底線思維,這是內在要求。堅持底線思維是中國共產黨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和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既要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笔录?;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動權,有效規避風險挑戰、確保完成戰略目標任務、實現戰略目標。
堅定斗爭意志,這是必備狀態。敢于斗爭、勇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如果說斗爭意識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斗爭本領解決的是“會不會”的問題,那么斗爭意志則解決的是“敢不敢”的問題。意志堅定頑強,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屈服。要充分認識現階段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堅定斗爭意志,發揚斗爭精神。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要硬,敢于出擊,敢戰能勝。在實踐中磨礪堅強意志、鍛煉卓越膽識,鍛造鋼鐵般的意志力,時刻保持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和品質,敢于直面問題、正視困難,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增強斗爭本領,這是重要條件。把握斗爭方向,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進行與之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堅定斗爭立場,做到斗爭為了人民、斗爭依靠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斗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人民在斗爭中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在斗爭中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贏得斗爭勝利。把握斗爭原則,做到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講求斗爭藝術和斗爭策略,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做到合理選擇斗爭方式,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坦P: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