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文件。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政府建設是現代化治理的重要方式。數字政府是運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創新行政管理、服務監管方式,實現政府效能優化的新型運行模式。數字政府建設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方面工作取得新進展。聯通全國31個省級地方、40多個國務院部門的政務服務平臺上線后,極大提高了政務效率,“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異地可辦”等在線服務成效顯著,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在社區疫情監控、追蹤、隔離以及封閉期間居民生活保障等方面,平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字政府建設是提升履職能力的需要。目前,雖然從國家到地方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但國家垂直系統和地方系統的數據互聯互通,還存在一些障礙,仍存在“數據孤島”“卡殼”“失靈”等問題。統籌推進各行業各領域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才能發揮好數字化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支撐作用。數字化政府建設重在打破條塊分割、地域壁壘,需要強化系統觀念,依法依規促進數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技術、業務、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
數字政府建設是一場多維度深刻變革。就政府而言,數字政府建設必然會對治理理念、治理結構、資源配置、政務流程、運行機制等帶來深層次的改變。從傳統向數字轉軌,必須自覺克服諸多的“不適應”。數字政府不是自成體系的封閉態,它與數字經濟、數字社會高度關聯、彼此調適,需要的是各領域改革聯動集成,回應現實需要。這意味著,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需要全面審視相互關聯的結構、層次、要素、功能、環節,形成統籌構建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內外銜接、前后有序、統分結合的大格局。
數字政府建設必須堅持以群眾需求為本。本次會議提出,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建設數字政府應以數據資源的整合共享為切入點,統一標準應用,互聯互通,方便數據資源的共享共用,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提供鏈條完整的公共服務,優化企業群眾辦事體驗,堅決避免因信息孤島的制約,加劇分割性低效服務,給群眾造成新的辦事難。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安全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前提。應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力度,建立健全數字政府安全防護體系,分級布設相應的安全設施,形成邊界明確、權責清晰的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實現安全管理常態化。始終繃緊數據安全這根弦,加快構建數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全面強化數字政府安全管理責任,讓數字政府既安全又好用,人民群眾才能從中獲得更多福祉。(張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