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云(左一)和同事探討業務。
5月27日,寧夏恒力鋼絲繩有限公司三車間綜合工段長李志云蹲在鋼絲繩生產線旁將視線與鋼絲繩平行,認真查看每一個生產細節。
這樣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李志云已經堅持了30年,也正是這份認真,讓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生產操作技術與質量控制本領,帶領員工多次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作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的李志云,多年來通過自學積累了大量鋼絲繩生產制造工藝專業知識。在水箱拉絲生產中,他創造不間斷放線、連續生產與斷線急停保護裝置,不僅使自己的機臺產量高居公司榜首,而且把這項技術推廣到全公司,使水箱拉絲的機臺生產效率提高了30%,大幅降低了生產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單機臺產量由平均0.94噸提高到1.36噸,班組產量由14.6噸提高到25.8噸。
李志云歸納而成的“工序成本核算法”,把成本核算細化到每位職工身上,單位成本大幅下降,鋼絲損耗由23公斤/噸逐漸降低到6.8公斤/噸,每年節約鋼絲192噸,可節約資金96萬余元;鋼絲繩表面脂單耗由最初的28公斤/噸降低到22公斤/噸,每年可節約資金7萬余元。通過“工序成本核算法”,每年為公司節約生產成本過百萬元。
對李志云而言,他所從事的工作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擔任分廠“質量控制主管”期間,他經常在捻股機、成品機前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所負責工序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100%,因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較以前降低了55.6%。
“我將繼續扎根生產一線,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不斷創新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崩钪驹普f。(記者 李良 見習記者 蔡莞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