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玲(左)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
5月27日,平羅縣姚伏鎮小店子村金福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示范基地里,一壟壟大豆苗、玉米苗長勢良好。平羅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技推廣員丁秀玲蹲在田里叮囑村民:“莊稼苗情不錯,后期肥料施用上要根據玉米大豆需肥特性,注意控制氮肥施用,保證磷鉀施用,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p>
今年以來,平羅縣積極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每個生產環節,丁秀玲都會來到田間對農戶和種植大戶進行技術服務指導,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減少化肥使用量和成本,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助力糧食穩產增收。
丁秀玲不斷學習和研究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一次性施肥技術以及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技術,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2020年,依托平羅縣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全縣共建立26個示范區,丁秀玲作為項目負責人,積極推廣應用各類新型肥料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輻射帶動全縣農戶應用各類新型肥料面積達10.7萬畝。去年,她在通伏鄉通城村綠康林家庭農場建設化肥減量增效核心示范區500畝,示范區實現減少化肥用量3080公斤,輻射帶動全縣減少化肥用量達0.16萬噸,節省化肥投入932.8萬元。
在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工作中,丁秀玲積極引導種植大戶精準施肥,重施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農產品內在品質和口感。通過農業“科技趕集”、新型農民專業技術培訓等舉措,全縣化肥使用量增幅明顯減緩,減少了農業生產成本投入,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已呈現負增長。(記者 李良 見習記者 張適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