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區堅持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紅色引擎”,深入創建“一村一特色黨建品牌”,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在月牙湖鄉濱河家園一村著力打造“鐵桿莊稼開出生計幸?;ā秉h建品牌,繪就鄉村振興最大同心圓。
充分發揮“兩個帶頭人”作用
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聚合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班子成員、網格員、村民小組組長、駐村工作隊員、公益崗位和后備干部人才成為凝聚移民群眾、引領發展的主心骨。截至目前,從勞務經紀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青年、退伍軍人中培養后備干部5名、致富帶頭人13名。申報銀川市“導師幫帶”項目《濱河家園一村勞務經紀人“導師幫帶”鄉村振興人才凝聚計劃項目》,目前已有3家勞務公司、77名勞務經紀人,壯大了勞務經紀人隊伍。
創新落實黨員包戶責任制
建立黨員流動服務機制,根據移民群眾集中勞務就業方向,設立寧東、寶豐能源、馬蘭花山園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等4個勞務就業黨小組,主動宣傳引導、全程跟蹤對接、點對點提供服務。為長期在村、身體狀況良好的38名老黨員、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根據黨員自身特點和優勢匹配251戶農戶,切實推進落實黨員包戶責任制。通過黨員包戶幫扶指導,評選出“美麗庭院”42戶,“好媳婦”“好婆婆”24人,“移風易俗光榮戶”30戶,“優秀志愿者”6人,“優秀黨員”5名。充分發揮5名黨員勞務經紀人作用,集中帶領150余名移民群眾在月牙湖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蜜瓜基地、馬蘭花山寶豐農光互補項目園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勞務需求量大、工作穩定性高的優質勞務市場就業增收,實現年人均增收15000元以上。
拓展網格化管理服務功能
通過網格化日常管理服務、駐村工作隊定期入戶走訪廣泛征集村民“急難愁盼”問題意見建議,充實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活動內容,打造“尊老愛幼·朝夕遞愛”志愿服務隊,幫助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社保認證800余人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群服務1000余人次,切實增強對勞務就業、社會治安、環境衛生等存在問題的快速發現和處置能力,每年收集解決移民群眾反饋的大小事務100余件。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建立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制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3年計劃,通過盤活現有幫扶車間、日間照料中心、設施大棚等沉睡資產,推進農戶參與產業發展項目、變股民分紅利,鼓勵移民群眾反租倒包經營穹頂(寧夏)公司蜜瓜基地大棚種植優質蜜瓜,每年每棚可實現經營性收益5萬元以上;成立養殖合作社,入股駿華牧業公司,每年每戶奶牛托管養殖分紅2800元;謀劃成立村級勞務就創業服務公司、穩就業增收入;儲備發展“農產品加工+物流+旅游業”,融三產強活力,挖掘資源變資產,不斷增加服務性、經營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