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時許,位于金鳳區枕水巷的上海西路街道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門口,一輛電動車飛馳而至。外賣小哥田龍跳下車,兩步跨進服務站的小屋。他沒帶傘,雨水順著臉頰流到下巴滴下去成了線,身上的工作服也早已被雨水打濕。
此時屋里已有幾個外賣小哥在休息,看到田龍,大家給他遞了杯熱水?!半x晚飯時間還早,沒到接單高峰期,來服務站不光能躲雨,還能給手機充電、歇歇腳?!碧稞埡攘丝谒?,緩了緩,待暖流驅走寒意,他告訴記者,枕水巷附近飯館多,用餐高峰時段外,不少外賣小哥都喜歡在這里等單。趕上下雨天,人比往日更多。
這個服務站去年年底曾入選中華全國總工會2021年“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站點”,是銀川市132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中的典范。
近幾年,這樣的勞動者服務站如雨后春筍,出現在我區的街頭巷尾。寧夏工會系統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推動職工之家、職工服務站建設向縱深發展,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使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今年5月,吳忠市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法律援助)站暨農民工集中入會活動在吳忠市人力資源市場啟動。這個市場里,有不少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務工群眾來此找活等活,大家最常聚的地方就是戶外勞動者之家。在這里不僅可以免費休息、喝水、熱飯,更讓大家覺得貼心的是,還有法律援助律師定期提供法律咨詢,勞動糾紛、權益維護等工友們關心的事都能在此被答疑解惑。
寧夏各級工會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建設和“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結合起來統籌推進,通過建立規范的工會組織,讓勞動者有了“家”;通過完善網點服務設施,建成內外兼顧的“戶外勞動者驛站”,讓大家有了駐足休憩的地方;通過建設職工之家,讓更多職工感受到了工會組織的溫暖和職業帶來的尊重。
在推進具體工作中,自治區總工會堅持整合資源和就地就近相結合,注重與職工之家陣地相融合,與街道、社區和企業等相融合,在黨群活動中心、環衛站、沿街酒店、商鋪、加油站、街道辦事處等場所,把解決戶外勞動者平時經常遇到的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手機充電不便等實際困難作為站點功能建設的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各個站點針對服務群體的個性化需要,拓展服務內容,以共性服務確?;竟δ?,以個性服務提升多種功能。
針對貨車司機勞動強度大、駕車距離長等特點,近年來寧夏各級工會在物流從業群體集中的區域建設特色服務站點。24小時不打烊便利店、洗車充電、讀書閱覽、夜宿午睡、固定時間午餐和平價商品等貼心服務,讓司機朋友一路無憂。
民生連民心,枝葉總關情。服務做到了職工群眾的心坎上,工會組織也就走到了群眾的心里面?!安粌H把工會組織打造成廣大職工群眾能依靠和依賴的職工之家,還要依托這塊陣地,積極發揮工會組織思想引領作用,把廣大勞動者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讓更多群眾和黨組織心連心?!弊灾螀^總工會負責人說。(記者 和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