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將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置于“五大戰略”之首,而“打造區域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一更為具體目標的提出,則賦予了科技創新更大的責任和使命。目前寧夏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和發展動能轉換的加速期,全區上下要將創新置于發展戰略的核心地位,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寧夏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加速形成人才薈萃、科創出新、產業出彩的格局,積極打造區域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全面支撐
要有力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通過高位配置,突破創新思維部門化、創新管理常規化、創新成果一般化的問題,有效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科創載體建設、人才科創項目招引、創新政策兌現等科技創新重點工作。進一步明晰各級政府在打造科技創新高地中的職責與作用。寧夏各級政府要精準對接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瞄準影響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和整體性推進,真正實現從“科技管理”向“創新服務”的轉變,從理念、手段、途徑和模式等方面入手,盡快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務實管用見效的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舉措,搭建職責明晰、集成整合、協調有力、長效管用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框架,不斷優化科技項目管理服務,推動科研項目實現全流程“一網通辦”。同時,在全區范圍內建設支持研發設計、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科技金融、科技咨詢等創新需求的科技公共服務設施,更為有效發揮政府推進科技創新的主導作用,為打造區域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提供主體保障
全區各地要深入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圍繞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創新生態,構建企業全成長周期創新政策支持體系,在創新載體建設、科技企業引育等方面完善相應扶持政策,切實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寧夏各類企業作為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的主要推動者,也應主動加大市場化改革的深度和力度,進一步強化創新意識,從創新配角向主角轉換,加強創新資源統籌,更好發揮自身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的主體作用。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應主動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在新型材料、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數字信息、現代化工以及特色農業等領域打造一批產業公共技術平臺,加快形成頭部企業支撐引領、中小企業眾星拱月的科技創新集聚圈,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從而進一步強化創新要素和產業要素的集聚整合,搭建起高水平的創新鏈產業鏈“雙鏈融合”載體網絡,以科技創新支撐我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提供不竭動能
在科研項目、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園區共建等方面,鼓勵區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參與東西部科技合作,并進一步深化與東部科技強?。ㄊ校┢髽I、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協作。具體而言,聚焦寧夏“六新六特六優”產業上下游關鍵重大技術,系統謀劃東西部科技合作的內容,與東部科技強?。ㄊ校┟磕晷纬扇舾煽萍己献鞯闹卮?、重點項目,并提高科技合作項目資金的支持比例,建立起較為穩固的東西部科技合作聯盟或協同創新共同體,探索以需求為導向,以高校、科研院所帶企業群的方式開展科技合作,在此基礎上,構建有針對性的、常態化的東西部產學研轉長效機制。支持在東部科技強?。ㄊ校┰O立異地創新中心,依托“異地研發孵化、寧夏落地轉化并實現產業化”的合作模式,在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區際間創新資源要素的統籌協調與流通集聚,最終目標是通過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增加寧夏的“科技創新力量”,協同破解發展不足的難題,闖出一條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寧夏高質量發展之路。
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提供環境保障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銀行貸款為支撐的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滿足不同研究領域的融資需求。具體而言,對于基礎研究等市場“失靈”領域,可采取財政科技經費“全額兜底”的策略,及早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并全力支持自治區實驗室建設;對于企業應用型科技創新研究,則應通過積極推進科技金融體系改革,籌建區域性科技銀行或成立政策性創新融資擔保公司的方式,設立企業創新投資引導基金,建立與企業創新前瞻性需求相適應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尊重不同類別創新主體的內在差異。在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的過程中,賦予高校、科研機構更大的自主權,允許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自行制定的項目管理辦法開展項目遴選和過程管理工作。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也要勇于破除行政化和同質化頑疾,構建公平、自由、包容的科研環境氛圍,逐步加強自身的基礎研究能力、戰略創新能力以及與企業的協同創新能力。
建立更加具有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吸引、留用及發展機制,逐步提高人才培養的實效性、人才引進的精準性、人才使用的靈活性。通過“企業出題、政府立題、人才破題”的方式,把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以張榜形式向社會發布,“招賢”揭榜攻克難題,爭取實現一批標志性科技成果的突破,為寧夏形成鏈條完整、生態完善、體系完備的產業創新格局發揮導向和支撐作用。
?。ㄖ泄矊幭膮^委黨校(寧夏行政學院)課題組 執筆:劉雅靜)